NEW CENTER
新聞中心
實驗室建筑結構的要求
實驗室建筑結構的要求
(一)開間模數
實驗室的開間模數確定應以方便操作、減少浪費為原則。實驗室開間模數宜為3.5~4.0m,以3.6m為佳,能夠滿足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微生物、理化和毒理等各類實驗室的工作要求。
(二)進深
實驗室的進深變化較多,各國都有自己的進深尺度,一般歸納起來多在6.0~9.0m之間。疾病預防預控制機構實驗室的特點與高能物理實驗室、聲學實驗室和飛行動力實驗室等其他行業的實驗室不同,實驗室的布置以邊臺或者結合中央臺為主,冰箱、孵箱、試劑柜和生物安全柜等設備通常需要沿墻放置,若進深過小,邊臺長度與設備空間也相應過小,實驗室利用率較低,因此,進深不宜太小,若進深過大,視覺過小,邊臺長度與設備空間也會相應過小。根據各國情況,結合我國的實踐經驗,實驗室進深宜取6.0~9.0m,以7.0~8.0m為佳,基本上可以滿足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各類實驗室的要求。
(三)高度
實驗室建筑高度宜為3.7~4.0m;一般實驗室凈高不宜低于2.7m,有潔凈度、壓力梯度和恒溫恒濕等特殊要求的實驗室凈高宜為2.5~2.6m。在確定建設高度時,應盡量擴大技術夾層的高度。
(四)走廊寬度
人流量與物流量以及建設物的長度等因素決定了走廊的寬度。一般實驗室的人流量與物流量都很小。因此走廊寬度不需太大;同時寬度也不宜太小,應以滿足大型儀器設備運輸及緊急情況人員疏散的要求。在我國,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建設物的走廊凈寬以1.6~2.0為宜。
(五)墻面與地面
實驗室墻體應采用表面吸附性小、清洗方便和光滑平整的建筑材料建造。實驗室采取透明化分隔時, 地面以上應采用不低于1m的實墻,以便放置裝有電源插座的實驗邊臺,并耐受推車等物體的沖撞,提供安全性。走廊兩側可以在合理的前提下盡量提高透明面積的比例。
(六)防火
實驗建筑物的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,消防設施的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。
(七)防雷
實驗建筑物的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,消防設施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。
(八)防震
實驗室建筑物的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于乙類建筑,有特殊要求的另行考慮。